晚饭后,不想修炼或看书了。今天的信息量有些大。晚上决定休息一下。没有回宿馆也没有去教室,就在学府的小路上散步。还有些天色,树、建筑还能看到轮廓。楼里有了灯光,修炼场也有人在修炼。正在散步的梁兴扬好像听见一个美妙的歌声,不由停下,声音空灵婉转,仿佛天籁之音。辨别了一下方向,寻着歌声慢慢走去。还没走到歌声停了。原来人的声音也可以如此美妙,有时间了学一学,也许也是一个排解烦扰的办法。刚才几句歌声好像消融了今天的压力。
第二天早饭后去了班级。老师说今天是自修,《太上感应篇》《神话》。
昨天看了一遍了《太上感应篇》,今天还看不看了?想了想,既然是修仙基础心法,说不准能看出些什么呢。拿出《太上感应篇》又一遍。
“祸福无门,惟人自召。善恶之报,如影随形。”祸福的概念还不怎么明白,只知道代表了两个极端。想起自己以前的经历,不记得主动召过什么?想想听过的看到的,他们的祸福是谁决定的?
祸福是相对的,善恶也是相对的。既然是修仙基础心法,修仙的人也有祸福和善恶?没看出修仙的法术,隐约看到了一些众生相。也许,修仙的人不是像自己以前想的即使不是为了匡扶国家或扶危济贫,也应该不会故意祸害人。
刚刚的猜想让他觉得,这个世界不是他想象的那么单纯简单。然后觉得世界向远处挪了一步,有了神秘感。自己也低矮了些。
然后感觉班里的人也有了神秘感。
手部的修炼让他明白了练体与炼体的区别,易学让他隐约知道前人探索了世界,《太上感应篇》让他思考到世界的一丝真相。新学府的修炼和学习让他认知更新,感知扩展。
看了一遍后拿起《神话》。女娲补天。女娲给人类营造了欢乐幸福的生活乐园。某天俩大男人因琐事打架,把天打出一个洞。还是女娲找到了五色石补天。
梁兴扬想俩男人打架没个轻重,让女人补,怎么不让他俩补。又看了一遍,书上只是重点说了女娲找五色石补天。
下午修炼手部,感受气血的变化和炼体带来的新奇感。
晚上又只是散了会步,修炼场观看了会其他人的修炼。回宿馆后躺下,其他人聊天,他没有说话。
第二天起得早了些,便出去晨练。空气凉凉的,一切都好像将醒未醒,天空是苍青色的,一片片云是铅白色的。东方露出了日色后,太阳升起的地方变成了太阳升起前的颜色。
学府的小路上、风景区、修炼区、休闲区都有人,或散步或跑步或修炼或读书,天地之间生气勃勃。以前白天没怎么感觉到勃勃的生气。
太阳慢慢升起,早起的清凉感消失了,新的一天开始了。
今天有太极课。梁兴扬看了一下书,只知道太极是内家功夫。从字面好像跟炼体有关联。
老师到了班简单介绍了一下太极。说太极与炼体是相辅相成的。然后去炼体场学习太极。
老师说学习的是二十六式。不但强身健体还与炼体相互促进。然后说一般情况,练习太极前需要活动活动身体,不会造成扭伤。
然后开始手、胳膊、肩部、腰部、腿部、膝盖、脚部,分别活动活动,打开气血便于学习太极。
跟着老师的示范做着准备活动,做完准备活动,老师开始教授太极。
第一节起式。身体放松,双手放在身体两边,抬左腿放下,双腿微曲,双手平举与肩同高或略高,然后平放下,双腿同时下蹲。
老师一边讲解动作要领,一边做示范。让学生先观察一遍。然后让跟做起式动作。
有的人说老师怎么放松?老师说简单说紧张的肌肉是硬的,放松的肌肉是软的。不紧张,肌肉便不会发硬。
看了一下同学们的起式。老师说双手平举前双腿微曲,平放时双腿同时下蹲。又示范了一下。
然后让同学们重新做起式。老师一边在中间转,一边纠正一边说别紧张放松。放松不是松垮。
一个简单的起式练了好一会。然后教学第二式。起式还能看清楚,第二式直接看得眼晕。手应该怎么转怎么绕怎么摆,眼都没看过来,手更是跟不上。
老师放慢动作一遍遍教学。学生像学走路一样一遍遍学。开始学习太极没有感到跟炼体有什么关系,学了个晕头转向。
老师说今天学两式。学会了没有?有的人闷闷地说没学会。也有跟说没学会的。
老师又带学了一会。说课下勤练习。然后让大家又练习巩固了一下。
梁兴扬没没怎么记住第二式。跟练了一会,解散后去看了书,看了书上的标示还是不怎么会。感觉连贯不起来。还是等再讲课,感觉其他人的动作不像老师的示范动作。
下午想练习一下记得的动作。还是连贯不起来。想不起老师怎么变换动作了。准备停止练习,忽生一念,自己想象一下,把两式连贯起,等老师再讲课时再学习。
想到便尝试连贯两式,第一式还能记得,第二式有手势转身的变化,脚部和腿部的转向,书上说第一个转身后还有一个转身,虽然不知怎么连贯,也记得了部分内容。
还有些时间,明天有《修仙名言》。拿出书,。。。。。。水。。。。。。不由想,水随物赋形,水常居于下,水滴石穿,水是生命之源,药水能治病,墨水能写字,汗水是劳动之美。但是,人一般不会像水,虽然明知柔弱胜刚强,但是没有不喜欢刚强的。人往高处走便是明证。
易学的开篇讲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,就让他感到拧巴,现在又一个《修仙名言》。
刚开始听说修仙,以为是学习法术。现在才知道还需要学习道理。就像《太上感应篇》,看起来是劝诫人向善却是修仙基础心法。